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咨询电话:0571-87859897

公司新闻

龙8国际迈瑞大动作正面硬刚达芬奇!

  近日,迈瑞医疗在最新的投资者交流会中表示,现有的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存在差距。迈瑞切入手术机器人市场具有产业链优势,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目标是成为全球一流手术机器人。

  迈瑞释放了进军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强烈信号。作为国内医疗器械一哥,迈瑞从2008年开启全球并购之路,通过并购布局新增长点。不断并购的目标是成为全球前二十,甚至前十的医疗器械公司。而手术机器人是成为巨头的重要拼图,全球巨头强生、美敦力都布局了腔镜手术机器人。

  据业内人士透露,迈瑞手术机器人选择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一体化路线,目前还处于研发中。

  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强者林立,直观外科旗下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一直是该领域的霸主,近年来还有表现强劲的国产新锐。迈瑞作为这个领域的后来者,该如何实现突破?

  早在2012年,迈瑞就收购了杭州光典,进入微创外科行业。迈瑞很早就看到了微创外科市场潜力,近年来也持续完成了对高级微创外科器械市场的布局。但过去或许是因为专利和市场成熟度限制,迈瑞直到2023年才官宣积极探索手术机器人业务。

  手术机器人在迈瑞医疗研发优先级也逐步提升。对手术机器人业务表述从2023年积极探索,到2024年的有节奏的探索,再到最新的助力国产手术机器人突破。

  迈瑞一向对市场风向反应灵敏,但迈瑞却错失了腔镜手术机器人发展的第一个窗口期。

  在迈瑞没做手术机器人的这三年,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正处于发展窗口期,2024年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装机量超过100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中国装机量2023年为55台,2024年为58台。

  腔镜手术机器人临床需求较大。由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狭小空间内开展复杂手术能力很强,能让医生更轻松、顺利地开展复杂手术,临床对于腔镜手术机器人需求较大。

  手术量数据可以直观反映临床需求。思哲睿招股书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中国单台腔镜手术机器人年平均辅助手术量均在250台/年以上。

  有手术机器人企业曾对动脉网表示:“这个数据并不能反应真实的临床需求,这个数据主要是因为18-21年新装机产品多,拉低了单台年均手术量,实际上许多医院单台年均手术量在1000台以上,临床使用频次和认可度都很高,尤其是在开展复杂手术方面。”

  以“宇宙第一大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郑大附一2014年就引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截止2023年,已经完成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13000余例。

  近年来,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又迎来政策东风,市场进一步扩容。2023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并于同年6月发布《「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较「十三五」相比,「十四五」规划下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的配置证(「十四五配置证」)数量大幅提升。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十四五配置证发放进度已过半,而未来还将有超过两百张配置证陆续发放,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也将会有更多医院有机会配备腔镜手术机器人。

  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企业接住了这一波市场红利。从2023-2024年市场中标情况来看,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中标势头凶猛,2024年国产中标总量已经超过达芬奇。国产梯队中,微创机器人旗下图迈腔镜机器人订单从2023年的10台,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39台。精锋医疗腔镜手术机器人2024年中标28台,2025年Q1再度中标5台。

  政策红利释放与产业发展共振,让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迎来发展窗口期。第一个发展势头,迈瑞因为没有产品上市,错失了市场发展的一个窗口期。

  从迈瑞近年来的并购方向来看,迈瑞对于进入和并购追求稳定性。收购海肽生物、惠泰生物,都是进入市场经过验证后,行业进入稳定成长期后进入。虽然迈瑞进入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时机不算早,但是或许在迈瑞看来,当下正是最好的时机。

  据业内人士透露,迈瑞的腔镜手术机器人选择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一体化设计的路线。

  现有的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机械臂构型可分为三类,包括以达芬奇为代表的一体式、以强生OTTAVA为代表的机床一体式、以美敦力Hugo为代表的模块化结构,三种机械臂构型各有其优势和局限。

  一体式临床应用最为广泛,达芬奇机器人全球装机量破万台,2024度累计完成手术超268万例。美敦力的Hugo已获得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的监管批准,适应症包括普外科、泌尿外科和妇科适应症。强生在2025年4月完成OTTAVA™机器人手术系统的临床试验的首批病例。

  一体化结构的优势是在狭小空间开展精细复杂手术能力较强,在复杂手术中临床价值突出,在复杂手术中显著提高腹腔镜手术结果。例如泌尿外科手术,这也是为什么泌尿外科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手术量较多的科室。

  迈瑞选择一体式手术机器人可以降低未来市场教育的门槛和投入,更适合在大中心医院推广。然而,这一领域竞争异常激烈。当前,国内已有多个品牌的一体式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获批并上市,且这些产品已覆盖多个适应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迈瑞作为后来者,需要在技术、性能、用户体验和成本效益等多个维度实现突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迈瑞作为国内医疗器械龙头,正强势切入被“达芬奇”主导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要在这个技术门槛极高的领域立足,迈瑞首先面对的挑战是国产与标杆的差距。差距并非表面功能,而在于系统性研发生产能力和产业链深度。

  迈瑞认为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和达芬奇的主要差距体现在系统性的研发生产能力。如新进企业普遍缺乏完善的研发、制造及销售体系的构建能力,大型跨界企业则受限于能力与技术积累不足。此外,手术机器人产业链条较长,涉及腔镜系统、能量平台、器械及光学等。

  从功能上看,差距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图像质量;另一方面是配套的手术器械。

  在图像质量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技术代际上领先国产企业。据悉,达芬奇使用的德国企业生产的腹腔镜模块被其独家垄断,提供了极佳的显示效果。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2006年推出了3D影像,2009年推出了荧光显影功能。而国产头部企业最近才完善荧光显影功能。图迈®机器人最新型号和精锋®MP2000都已配备全相荧光成像系统。

  在配套手术器械上,国产高级微创外科器械操作能力薄弱。大多数企业的手术机器人操作臂只能操纵刀、剪、钳、镊等简单工具,在高级微创外科器械操作中还有所欠缺。真正的外科革命体现在对高级微创器械(如精细能量器械、复杂吻合器) 的精妙操控上。与刀、剪、钳、镊等简单工具相比,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操纵高级微创外科器械对于系统的机械臂自由度与灵活性、操作精度和稳定性、高精度运动传递、感知与反馈技术、智能控制算法、系统集成等方面要求更高,技术壁垒也更高。

  图像技术仍是短板:迈瑞虽已推出4K 3D荧光内窥镜,但技术上仍未跻身全球第一梯队,突破尖端成像仍需技术沉淀和时间积累。追赶达芬奇的光学引擎难度巨大。

  配套器械全产业链布局是优势。这可能是迈瑞可能弥补国产短板的“杀手锏”!进军机器人前,已完整布局高级微创外科器械矩阵:内窥镜、超声刀、吻合器等产品线年迈瑞微创外科业务逆势增长超30%!证明其在耗材领域的市场掌控力,通过设备带动器械销售是迈瑞的舒适区,未来能为手术机器人提供强大配套支持。

  不过就像燃油车巨头难敌特斯拉一样,微创外科巨头不一定能做好手术机器人。例如强生和美敦力,两者都是微创外科器械领域的王者,但是在手术机器人领域还落后于直观外科。

  迈瑞医疗作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龙头企业,进军手术机器人领域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技术层面、产业链层面。迈瑞入局也为现有市场参与者敲响警钟,市场快速迭代更新,只有快速进化的企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您认同文章中的观点、信息,或想进一步讨论,请与我们联系;也可加入动脉网行业社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